2021/07/02

三生三世枕上書人物誌,從每個人物的眼裡看東鳳-4【迷谷說】

 接下來會更新【迷谷說】和【司命說】

但是樓主本人雖然也是劇迷,但是更傾向於原著,因此這個人物誌系列是以原著為基礎的,如果和劇有出入請大家諒解,不喜勿入。不要吵架哈,我吵架吵不來的。



再來,因為我追枕上書是從男生女生連載開始的,最終出書版其實也改了很多原來的設定,尤其是關於葉青緹這個部分,私以為,原來公子是沒有打算讓葉青緹路人的。



因此葉青緹的部分樓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他按在帝君頭上去寫的,純屬YY。

所以【青緹說】和【帝君說】肯定是和原著以及劇完全不一樣了,請大家做好思想準備,不喜勿入。



因為一部分會影響穿插到【迷谷說】以及【司命說】裡面,所以這個YY聲明提前寫好

俗話說,醜話要說在前頭,請大家多多包涵。



最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如果和劇以及原著有出入請大家諒解,不喜勿入,不要吵架

如果和劇以及原著有出入請大家諒解,不喜勿入,不要吵架

如果和劇以及原著有出入請大家諒解,不喜勿入,不要吵架



謝謝!

PS【迷谷說】晚上再更

----------------------------------------------------------------
【迷谷說】


青丘最沒有方向感的數白淺,在嫁到天族之前,白淺只要出青丘必要拴著迷谷的樹枝,否則定會迷路。
而鳳九的方向感相對就比較好了,因為她從小就愛惹事打架。追著人打,和被人追著打,這兩樣都需要有非常好的方向感,否則一來堵不著她要打的人,二來逃不過要打她的人。


可是在迷谷看來,有時候方向感好的人往往容易走進死衚衕。

就拿白淺和鳳九來說。白淺方向感差,所以很多時候前行憑的就是一種直覺。一個人五感弱了,心感自然敏銳。
人跟著自己的心走,大方向總不會錯。是以她不管被封印神識做凡人的時候也好,還是喝了忘情水做上神的時候也好,最後喜歡上的人都是夜華。

而鳳九從小便是一個方向明確,勇往直前的孩子。且只要認準一個方向便能比一般人執著,堅韌。但恰恰是這種執著的性子,往往容易鑽牛角尖,迷失了方向卻不自知。

更要命的是,她雖然執著但卻能隨遇而安,即便走進死衚衕了也不會過於焦慮掙扎,而是挖個洞自己埋進去呆著,還能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 所以白家最讓迷谷不放心的就是鳳九。
她不需要他的樹枝給她指路,而他也無法引導她走出她的死衚衕。


其實鳳九這輩子只走進過一個死衚衕,那個死衚衕的名字就叫東華。
從兩千多年前她被東華救了以後,她就樹立了一個無比明確的方向,就是向東華報恩。
這條路雖漫長,但是那個人以一種亘古不變的姿勢在那裡等著,她覺得只要她不停地跑終有到達的時候。
可跑了兩千多年她才發現,原來那個人站在那裡卻不是為了等她,而是為了告訴她,路走到盡頭就應該是個結束的樣子。

自司命將半死不活的鳳九送回青丘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迷谷再也沒見鳳九真正開心過。
那段時間迷谷陪著她烤地瓜,陪著她喝酒,看她悶在廚房一天只燒出一條魚,然後對著那條魚再發半天的呆。所有關於東華的,甚至關於九重天上的消息全部都被她自動屏蔽。日子有一天沒一天地過著,波瀾不驚卻處處透著了無生趣。


直到有一天晚上,他陪鳳九坐在屋頂上看星星,忽聽她說道:“我一直覺得咱們青丘的星星是最好看的。如果有人不這麼認為,一定是因為他沒見過。所以只要帶他來青丘看一看,他就一定會喜歡。但原來,就算看到了最好看的星星又如何,他喜歡的其實是落日的黃昏。”


正當他心下揣測這個“他”是不是那條死衚衕的時候,就聽鳳九很輕很輕地嘆了口氣,仿佛有些很重很重的東西落了地:“我真傻,眼裡只有星星。”當時他很小心地打量了她一眼,發現她的一雙眸子在星空下一片清亮。


迷谷想,這衚衕也該是走出來的時候了吧。

後來鳳九不知從哪得知帝君要下凡歷劫,便執意要下凡報恩。迷谷覺得這一趟要是走得好興許她能徹底從東華這死衚衕里出來,去就去吧。


誰知凡間一遭幾十年後,鳳九披著一身孝衣回來,對凡間的種種諱莫如深。迷谷覺著她別是又走進了什麼凡人的死衚衕?不過瞧著鳳九卻比之前沉穩豁達很多,仿佛真的從東華的陰影里走了出來。他想著即便又是一個死衚衕,但好歹這衚衕是真“死”,於鳳九萬萬年的壽數而言也興不起什麼風浪。那時他不知道,葉青緹雖不是什麼死衚衕,但也掀起了不小的風浪。

在迎親的隊伍里頭看見東華的第一刻開始,迷谷就知道,他們家小九同東華這趟緣分,估計還沒走完。
這世間的道路雖紛繁復雜卻總有個出口,可命運的撲朔迷離講得卻是個因果相連。
鳳九說她同東華的緣,是錯,是劫。可迷谷卻覺得,這錯未必就是錯過,這劫未必不能置諸死地而後生。


果然那日就讓他在芬陀利池邊撞見他家小九同東華那一遭烏龍。也許鳳九本身並沒有察覺,但是東華的一舉一動均能牽動她所有的神經,讓她瞬間將註意力全部放在他的身上。饒是過去了幾百年,他對她的影響絲毫不見少半分。也只有東華能把她自凡間回來後沉靜得有些死氣的面具扯下來。


而眼力向來很好的迷谷,自信在東華和鳳九對視的瞬間,看見了他片刻的失神。鳳九潑完茶腳底抹油以後,他看見東華端著茶杯,若有所思地盯著鳳九離去的方向看了好一會兒。也就是那一會兒的時間,留住了迷谷離開的腳步。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第一次對東華產生了一種想要認真看一看的想法,他覺得眼前的東華像是一個他完全不認識的人,或者說,這個終於將視線放在鳳九身上的東華第一次以一種脫離鳳九的姿態呈現在迷谷的認識當中。他覺得這種感覺很微妙,然後他又想,鳳九她有沒有這樣看過東華呢。

如果說芬陀利池那次是烏龍,那麼承天台的那次真的可以算是東華主動了。
就算是迷谷也知道,東華向來不是什麼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主兒。事實上他是在一旁觀望了一會兒才決定出手的。那時迷谷就發現東華在邊上看鳳九打架的眼神就和那天在芬陀利池端著茶杯時的一樣,充滿了興趣,又帶點淺淺的探究。
可是當鳳九說出那番先夫教導的話語時,東華的眼神又變了,帶點深思,又有點震撼,還有些微不可查的茫然。迷谷覺得自己的觀察力是越發細致入微了。


那日鳳九捧著東華的外袍一路無語地回到洗梧宮,然後進屋前將外袍往他懷里一擱,說道:“你去洗乾凈幫我還給他吧。”迷谷有些猶豫地接過衣服,“殿下為何不自己去還麼?”鳳九搖了搖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其實他很想說,你不找事兒,事兒可以來找你啊,躲得了初一也躲不過十五。

既然鳳九不願意去,迷谷也只能認命將袍子給東華送去。


東華看見迷谷並沒有特別驚訝。他拿著袍子看了一會兒,好像是在看有沒有洗乾凈,片刻後他突然抬起頭問了一句,“鳳九和我是不是有什麼過節?”
迷谷覺得帝君這廂感覺也相當敏銳,但是這個問題他卻不好回答。


要說過節,其實追溯起來不但不是過節,還要算是恩情。可說是恩情吧也不單純是恩情,裡面摻雜著鳳九的感情,而如今鳳九又放下了這段感情。所以兜兜轉轉一大圈反倒是回到原點什麼都沒有了,可是要說什麼都沒有,卻什麼都發生過了。


迷谷心下感慨,這世間所謂不知情,真真是最大的無情啊。這廂他只有向東華作了一揖道:“帝君多慮了。”頓了一下,又道:“若是帝君不嫌棄,有空可以來青丘看星星,鳳九殿下定會高興的”
然後他看見東華若有所思的樣子,滿意地告辭了。


迷谷沒有想到的是,後來有一天帝君真的來到青丘看星星。只是那時鳳九不在,如果不是迷谷碰巧在屋檐下修燕子窩,青丘可能沒有人會知道,那一晚,有這樣一位尊神曾經來過。

那日正是青丘多日大雨後第一個放晴的夜晚,空氣中盡是雨水滌蕩後花草樹木的芬芳,夜空中沒有一絲雲霧,漫天的繁星灑落銀河,仿佛是織女等不及七夕放落凡間的裙擺,每一顆明亮的星辰都近得觸手可及,而只有當你伸手去夠的時候,才知道那閃亮是多麼得遙遠。


這樣的夜晚對迷谷來說並不稀奇,所以他大半夜跑出來並非為了看星星,而是去修補大雨打壞的燕子窩。也虧得他沒有第一時間跑去屋頂看星星,才能在燕子窩修到差不多的時候,發現帝君安靜出塵的坐在屋頂,出奇地有一種入世的親切感。


迷谷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他一眼。確信東華發現他了以後,又低頭去修他的燕子窩了。邊修邊在心裡感慨,早年鳳九一個人跑去東華的地盤呆了那麼久愣是沒見著本尊一面,如今東華破天荒跑來鳳九的地盤看星星,居然還是沒見著,只能感嘆鳳九說他二人緣淺,也不是沒有道理。彼時他和帝君都不知,鳳九因和姬蘅討頻婆菓不得,此刻正計劃要去解憂泉偷果子。


“你說,她為什麼會高興?” 正專心捯飭燕子窩的迷谷,就聽見頭頂想起這麼個清冷的聲音。

如同那日他去還袍子,這位大神好像每次和他說話都那麼地,呃....想當然。
幸好拜白家這兩位迷糊蛋所賜,他不僅方向感好,思路也是相當清晰。
當下就清了清嗓子,答道:“小九一直覺得青丘的星星好看,所以覺得帝君若是看過定會喜歡。帝君若是喜歡了,她便高興了”


“她怎知我定會喜歡?”
“這倒不是,小九也曾經反省過自己”
“哦?”
“她說,自己喜歡星星,不一定別人也要喜歡星星。其實別人說不定喜歡的是落日,是她太過自作多情”
"她說的雖不錯,但我覺得別人喜不喜歡不大重要,自作多情不就是圖個自己喜歡麼"


那日東華一直呆到最後一顆星星隱去光華才飄然離開。而那時迷谷正抱著合歡樹的樹乾睡得正香。他不知道,那一夜,東華看著滿天的繁星,想了一夜,他對鳳九的自作多情是自己歡喜重要一些,還是鳳九歡喜重要一些呢。

就在那之後沒幾天,司命魂不守舍地跑來青丘找迷谷,告訴他說可能自己闖禍了。
一問之下才知他醉酒,不小心將鳳九同帝君的那些往事說給了三殿下聽。
司命說帝君可能已經知道鳳九的事了,他猜不透東華他老人家會乾出什麼事,惹得鳳九好不容易放下的情殤又起波瀾。迷谷卻覺得,帝君他知不知道這件事,其實並不重要了。


從前他心疼鳳九,習慣了用鳳九的角度去看這件事。跟著她糾結,跟著她受傷,後來她放下了,他也跟著她釋懷。但事實上,所謂的放下,並不能讓一切抹殺重來,那些不能承受之重,也是曾真正放在心上珍惜過的,捧在手裡體會過的。有一種放下,其實並不是自願,只是承認自己不堪重負。有時遺忘,往往是最深刻的懷念。

如今那些被遺忘的,被放下的,自己找上門來了。用一種不可擋的姿態強迫你再次正視,你會發現,有些東西,你從來不曾瞭解。


就像東華之於迷谷,他究竟是如司命口中所說的,是個深不可測的變態,還是那日他所看見的,在星空下同他說著鳳九的人。不過,他又覺得,東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鳳九認為東華是個什麼樣的人。


想到這,他又有些同情東華。因為他家小九在想些什麼,會作出些什麼,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揣測得出來的。

果然,不日白淺回到青丘,神色肅然地將他叫到跟前,把鳳九被困阿蘭若的事告訴了他。
不過白淺說著東華也跟著去了的時候,看上去也沒有特別的憂心。
其實包括白淺在內,大概所有人都會覺得,只要有東華在,事情就不會壞到不可輓回。

這種現象很合理,因為自父神羽化後確實鮮少有連東華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但仔細想想,別說四海八荒,就是九重天上了真正解東華的又有幾個呢。除了屈指可數的那幾位遠古上神生銹的記憶以外,人們對於東華的瞭解其實僅限於那個紫衣白發,不苟言笑,高高在上得有些飄渺的形象和課本子上那些蒼白的文字罷了。而大家對這個單薄飄渺的形象,卻產生瞭如此堅信不疑的依賴。他知這依賴來自於對強大的信仰,但這信仰未免也有些盲目。


東華是強大的,可是他有多強大,他能強大到平安地帶鳳九走出阿蘭若之夢境麼?
迷谷突然發現他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如果這件事情不是發生在鳳九身上,也許他永遠也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也永遠不會發現這種盲目是多麼地根深蒂固。他不由地想到,鳳九當初喜歡東華,是不是也是出於這種盲目呢?

後來他跟司命聊起這些往事時也無不感嘆,那些思慕過東華的女仙其實都挺盲目的,但是別人都能平平安安的為啥唯獨他家小九總是能乾出些九死一生的傻事來呢?

彼時司命抿了一口桃花釀,兩眼放光地給他好一通八卦,“你是沒見到帝君他老人家乾的蠢事...."迷谷才知道,原來相愛的人都免不得要乾一些傻事,只因他們在做的時候並不以之為傻,而是很認真地想要抓住那來之不易的緣分。旁觀者如他,如司命,可能覺得匪夷所思,但正是那些他們生生受過的坎坷和誤會,才將命運更深地糾纏,直至不相離,不能棄。


他以為司命寫了幾萬年命簿,說帝君蠢,著實有些膚淺了。
司命表示:你莫忘了剛剛誰說你家小九傻的?
【迷谷說 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